台灣知名服飾品牌lativ(米格國際)宣布將移除商品頁面上的產地標註,引發許多支持者不滿,甚至發起拒買運動;部分網友指出,當初講得這麼感人,說要大家給台灣夕陽產業一個機會,結果大家支持讓他們換得年終40個月,最後得到的卻是「移除產地標註」,真的是真心換絕情。
也有網友表示,lativ過往以MIT當掩護,現在利用MIT賺飽了,就想閃人,還說聲明中「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,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不要下單,因為台灣已經沒有這樣的生產環境」這樣的談話讓人感受不到誠意,跟一句「不爽不要買」有什麼兩樣。
▲lativ在網站上宣布在商品頁面拿掉產地標註(圖/翻攝lativ網站)
台灣產業外移已經長達十幾年以上,lativ只是「其中」一家,不管最終的目的是否只是要「賺更多」,「MIT困境」的存在卻是殘酷的現實,也是當今台灣勞工產業經營最嚴峻的挑戰。
根據統計,2008年台灣紡織業平均勞動成本為每小時7.89美元,與中國大陸沿海及內陸城市的1.88及1.44美元相比,近年雖然大陸逐步調整基本工資,但扣除掉土地、原料等相關成本,企業主仍然不會選擇「相對較貴」的台灣。
▲台灣本地紡織業界業人數逐年下降。(圖/取自Lativ官網)
此外,台灣正面臨著勞工結構的老化問題,也就是年輕人多不願意留在工廠產線。行政院主計處調查顯示,民國89至98年間,紡織業的受僱人數從159,400人逐漸下滑至105,100人;如此的趨勢,更促使著紡織產業外移,也使得台灣本地的紡織業就業人數逐年下降。
台灣在加入WTO之後,來自各地的商品也造成本土產品的衝擊,因應著外來商品的多樣化與低廉價格,台灣產業幾乎是夾縫中求生存,除了資源不足外,過往製造仿冒品標籤所破壞的舊有形象,也讓台灣產業在國際上蒙上一層陰影,因此也意識到品牌的再建立以及轉型的必要。


原文網址: lativ引爆MIT困境? 網友:你給台灣機會再給他們失業


--
由 Mr.Jay 於 2/03/2012 06:52:00 下午 張貼在 新聞紅不讓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tnews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